名师指点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_7000字
文章摘要:高考作文7000字:怎么写好名师指点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7000字作文?今年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以下是吴培芳写的《名师指点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范文;
- 作者:吴培芳
- 班级:高中高考
- 字数:70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100段叙写
- 更新:2024年11月22日 01时20分
今年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
材料说的是格林兄弟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最后的《格林童话》。
□泉州师范学院教授、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戴冠青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很活,是个开放性题目,对考生来说也是个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刚一接触这个题,考生可能一下子不明白材料说的是什么,这就需要考生深入思考用心提炼。这样的题目不容易套题,可以检测出考生审视材料、分析材料内容、善于提炼材料立意的水平和能力。
这个题目也是个具有人文精神的题目,它揭示了优秀文学的世界性问题,揭示了文学本身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精神的独特影响,当然也揭示了“思考与传达”的关系。列宁说过,有时候一部文学作品抵得上一打纲领。像《格林童话》那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所要传达的道理有时候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影响人类的精神和发展。今年的题目延续了往年的人文关怀精神,但对这一精神的思考应该比往年更有深度广度和历史感,也要求考生要更加善于关注人生和思考人生。
从审题和选择体裁的角度说,我认为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因为这一则有关“格林童话”的材料其实想要说明的是一种规律或者说是一种道理。上述分析的几个方面都可以成为立意的范围。如童话对历史或人类精神的影响。虽然格林兄弟想证明民间童话与历史的关系证明不了,但他们的童话本身已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精神,因此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从这个角度入手进行议论,要求考生对格林童话要比较熟悉,能把握出格林童话对人类精神,特别是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可以议论文学在人类精神发展中的作用,以格林童话及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为例进行说明。“思考与传达”的关系也是一个立论的角度。还有“对人才的发现”的角度,如果没有朋友的发现和推介,可能格林兄弟就会永远被埋没了,也就不可能产生影响了。
当然,道理可以见仁见智,考生可以在提炼出一个观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方面地丰富地论证和阐发这个观点,使之成立,并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样才可以写出彩。但是千万“不得超出材料内容和含意”,如果无限度地穿凿附会,随意扩张材料内涵,就可能导致离题。
这个材料题当然也可以写成记叙文,但是难度更大,也不如议论文自由。它要求考生对格林兄弟的命运和创作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才可以写得生动形象,有一定的蕴意,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谢曦)
考验对材料的审读与提炼能力
□泉州五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陈武
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大概是为了避免去年半命题作文《这也是一种——》容易宿构与套题的尴尬,说的是《格林童话》如何诞生的,相较以前是一种创意。乍一看,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挺容易的,挺人文关怀的。然而回味起来,则嚼头不小。因为这则材料的题旨较隐晦,考验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审读与提炼能力,读透、读准材料,这可是真能力的考查。
于是,另一种尴尬又浮了上来,考生对材料的立意一时间无所适从。但要命的是,题目要求的最后一句是“不得超出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戴着镣铐在跳舞的仪式,而今年作文“镣铐”似乎多了一具,即立意先让人头大,见仁见智,如“无心插柳柳成荫”、“发现”、“换位思考”、“别样的成功”、“坚守与放弃”等等;高考作文属短文写作,立意为先,而“不得超出材料和含意”的作文限制,则明白无误地告诉考生下笔时应斟酌再三,要做有本之木、有源之水,而本源即材料。故而,今年的作文题相较于去年有一定的难度,但有一定的指挥棒作用,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于写作能力,是对当下浮光掠影浅阅读的反动。
至于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立意之外,那就是选材了。这种给材料的作文,写成议论文成功概率较高。说到议论文的选材,老话说得好:“唯陈言之务去”,少动辄拿屈原、陶渊明、李白等说事;今年所给的材料是外国的,那我们同样也引用一下西方哲学名人之逸事作为例子,与之相谐,绝对能赢得百分之三百的回头率。再者,生命是鲜活的,作文也同样是鲜活的,材料最好是能与时俱进,如玉树之坚守等。然后,步步夯实,收尾自然又得扣到所给的材料上来,以示点题。 (叶舒雯)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是根据《格林童话》诞生的故事为材料写作的材料作文。要写好这篇作文,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细读材料,理清关系。本次作文主旨指向性不是十分明确,没有弄清出题人的意图就容易有失偏颇。材料反映的信息有二:一是自己想做的事努力而无果,二是朋友偶然的发现和帮助却成就其人生,是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就像炸药和导火线,缺了一环都不可能成功。如果考生跳开中间只看到了格林兄弟的努力和最后的成功,或者格林兄弟险些失败,可能得出“成功贵在坚持”的结论,最后通篇都写成了如何坚持。
二是找准角度,明确立意。材料作文总是要求我们审题时从形象到抽象,写作时从抽象再到形象。理清关系后我们不难得出这几类观点:偶然与必然(没有格林兄弟前期的努力,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功),换个角度看问题(尽管格林兄弟很努力,但是没有跳出“执著圈”,白费了许多力气),机遇的重要性(我们一直很努力,缺的只是运气,如何给自己创造机遇才是点睛之笔)等。
三是关联素材,善于变通。对于这篇材料作文,即使同学们找准了角度,但是在实际写作时却不知道自己平时辛苦积攒的素材要如何使用。其实就像这篇的作文一样,考生要善于变通,转个弯就可能关联上了。如环境的偶然表现往往有着深层的原因:富士康管理者和跳楼员工都执著于自己的立场,如果能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就少了许多悲剧;蔺相如如果没有做门客时的成功,又怎么会有将来的“位在廉颇之右”;刘备如果没有真心对徐庶,又怎会换来诸葛亮的出场等。这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关注生活,关注所学知识,多做各种思维训练。
(叶舒雯)
做生活有心人
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秋玲
(这个作文题)就是没题。如果归类应该是一个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如果和我们的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它指的就是你日常生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
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无米之炊,任何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比如《格林童话》把民间故事搜集起来改造成童话,这种写作方法在中国的许多作家也不少,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这样诞生,给大家传递的消息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你如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的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也会成为像格林兄弟这样的童话大家。 (早宗)
以“生活”为切入点
这个题目不论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中年人还是青涩的高中生,都有是有难度的。
答卷之前通过认真审题,考生可能会发现这个《格林童话》是民间的童话,格林兄弟想要求证没有成功,但《格林童话》却依然流传并且广受好评,这说明什么呢?如果我是考生,我会以“生活”为题来做这篇文章。
看看历史,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来源于生活,来自于生活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一本《格林童话》里累积的就是民间的种种精华。考生完全可以从这个道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再增添一些自己感同身受的生活小例子,就是一篇很丰满的文章了。当然能够想到这些,还要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这样下来,文章就会十分流畅且令人信服了。
其实一个题目的难度,很大程度体现在它能够多角度进行理解,进而阐述和描写,《格林童话》这个高考作文题也不例外。但以“生活”为切入点是我认为非常不错的一个角度,毕竟对于阅历不算太深的这些孩子们,不要要求他们思考得太过高深,生活才是与他们最亲近的。 (丹丹)
---------------------------------------------------------------------------
多元解读 自圆其说
福州一中 王兆芳
今年福建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道纯粹的材料作文题,不提供题目,也不提供话题,不限文体,让考生自己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感受某种情感,或归纳某种观点,进而成文。
那么,材料可以有哪些解读呢?
比如,可以谈民间与历史的关系。格林兄弟搜集民间故事,本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一时弄不明白,把它搁在一旁,但通过他的朋友的发现、整理、出版、发行,成了世界经典,而这经典可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历史事实、概括了历史规律。如果考生有能力论述该经典是如何详细地描述民间状态、如何真实地反映历史,那会是一篇很切题、很有深度的文章。
再如,可以谈意愿与结果的关系。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但预速则不达;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后,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所以做一件事不要强求。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缺点,一是材料中的几个概念不统一,如格林兄弟是在搜集民间故事呢,还是传说?还是童话?因为这几个概念不清楚,接下来就难以论述。
二是材料作文的难以脱离的弊端,就是在审题上给考生太多的障碍。
福州新闻网讯 7日上午,今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落下帷幕,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作文题随之亮相。作文题难不难?考生如何拿高分?本报特邀2位名师第一时间点评今年高考作文题。他们认为,这道题比较新颖抢眼,好就好在“不按常理出牌”,题目貌似平实,其实寓意深刻,作文人人可写,但要出彩也难,全凭考生阅读功力。
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是根据《格林童话》的诞生故事命题的材料作文。材料说的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两兄弟认为民间童话与人文历史有关,他们收集了很多传说,却因找不到两者确切关系而作罢,他们把笔记本束之高阁。后来他们的朋友偶然发现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这就是再印了几万次、发行了几亿本、被40多个国家翻译成50多种语言的《格林童话》。
王立根老师表示,近几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重在智性、理性,今年也不例外。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只提供了话题的引子,材料里只有故事没有观点,考生要自行提炼观点,并在审题中多角度考虑立意。
想要写出高分,首先要读懂材料。这则材料到底有何寓意?《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初,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童话》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浪漫的童话故事。想不到经典之作,却是“无心插柳”而成,格林兄弟起先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搜集的,埋头研究却没有成果,而他们的朋友却因此编了故事、出版了名著。“社会进步是靠创新来推动的,要别具匠心勇为天下先,换个角度来想问题。”王立根老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尝试“不按常理出牌”才可能采撷到胜利的果实。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允许多种立意,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寻找立意。从格林兄弟不成功的角度,考生可以写“行百里半九十”“功亏一篑”等,也可以从事例本身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失败与成功”“站在前人的肩膀”“无心插柳柳成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等等。
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内涵主旨是关键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主题不设限的新材料作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薛章辉老师说,从审题上看,最佳切入点是深刻领会材料的内涵和主旨,考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挖掘、拓展,真正找到写作切入点,否则容易偏离内涵。
如何写才有可能拿高分?薛章辉老师举例说,抓住内涵主旨是关键,从“为什么不能发现民间童话和历史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关系”“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放大别人的优点,才能知道别人的长处和价值”等等。
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审题虽然没有很大的障碍,但有一定的窍门,必须对作文内涵、主旨进行比较深刻的揣摩、研究,才能找出写作的切入点。从重点校考生考后的反馈情况看,大家都能较好地把握这一点。(福州日报记者 许含宇)
早上语文考完了,有学生告诉我说,高考作文我们写过(文言文练习里有),我大吃一惊,忙问什么时候考过,学生说是最后一考,因担心影响学生下午考数学就没有深问。下午查下,还真的很相似,不过材料不同。很高兴学生能联想到平时作文。
早上福建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内容大致为: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俩兄弟从小喜欢德国民间故事,认为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他们就一直进行研究整理。俩兄弟整理出一本厚厚的文稿,但是当他们收集很多传说后又找不到确切的关系而作罢,俩兄弟就把文稿放在一个地方。一个朋友后来发现了这本文稿,将文稿给了出版社。文稿出版后,多次再版,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自由写作,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作文。应该归属于话题作文之类。
没看到完整的作文题,只能从网上不很完整的文字中谈谈个人对如何写作的一点看法。这个材料涉及到三个人,格林兄弟和他们的朋友。感觉这个材料题还是在提倡创新思维,可以写作的角度很多,
审题角度:
从格林兄弟的角度可以说永不言弃,是金子总会发光,人生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写成“努力与机遇”、“努力与成功”,似乎都可以,因为有时候成功还是需要点运气和际遇的。
从格林兄弟本很想弄懂民间故事与历史的关系,最终放弃了,可以写成“欲速则不达”,“机遇青睐于有准备的人。”
从格林兄弟放下该事转而干别的事,他的朋友反而成就了经典。可以写成凡事不可强求,换个角度思维等等。
从格林兄弟为证明民间童话和历史是否有联系,最后却求证不了,只好把文稿束之高阁,他的朋友发现并且出版了他的作品,《格林童话》成为了经典名著,可以写成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格林童话》最终成为了经典名著的角度,“收集了很多传说,整理出一本厚厚的文稿”,做好充分准备,是抓住“机遇”的重要条件:“朋友发现了这些文稿并提供给了出版社”,如果没有这个朋友的“发现”“并提供给了出版社”,就不会有“经典名著《格林童话》,就此可以写成“偶然中的必然”、“偶然与必然”、“机遇与成功”等。
其它立意:
学会欣赏;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伯乐与千里马;
追求一种理想的成功,却造就了意料之外的结果。最好的成功往往在意料之外的结果。
作文拟题:
去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是“这也是一种_____”,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题目似乎也可以这样拟:
《这也是一种成功》、《这也是一种收获》……
由于思维角度较多,可以有多元解读,学生可能会写的有点乱,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文体的文章应该都会有,但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应该是可以的。改卷老师应该宽容些、耐心些,因为评卷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现有不同角度的解读。评卷老师这下辛苦了!
题目貌似平实,其实有深意
这几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重智性、理性,今年也是如此。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也就是提供的作文材料只是一个话题的引子,材料只有故事没有观点,要考生自行提炼观点,在审题中立意,立意中要多角度考虑。先要读懂材料的例子,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好作文来。
这一则材料有什么含义?《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其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但想不到这经典之作,却是 “无心插柳”而成的。格林兄弟起先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搜集的,埋头研究没有成果,而他们的一个朋友却因此而编了童话故事,成了名著。
新材料作文允许多种立意,多角度思考。我们可以从格林兄弟不成功的角度说,如 “行百里半九十”“功亏一篑”等等,也可以从事例本身说,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失败与成功”“站在前人的肩膀”“无心插柳柳成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等,更可以从格林兄弟的一个朋友角度说。
这个例子很生动地告诉我们,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常思维出发,乃至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格林兄弟的这位朋友换位思考,于是出现了新的成功。这说明了“思维枷锁”的危害,其中有一点就是“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从这个角度写更贴近材料,可能更深刻。
社会进步是靠创新来推动的,要别具匠心勇为天下先,换个角度想问题,尝试“不按常理出牌”才可能采撷到鲜花和果实。
这几年福建的作文题较为新颖抢眼,好在“不按常理出牌”,题目貌似平实,其实有深意寓焉。作文人人可写,但出彩也难,这就全凭考生的作文智慧、阅读功力了。
关注理性,具有较强的思辨色
无主题材料:难度较大
今年福建作文最大的 “亮点”是采用“无主题材料”,即材料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换句话说,也可说是“多重主题材料”,这是一个创新点,跟2008年的福建材料作文迥然不同。多重主题材料必然涉及“多元有界”,必然涉及“最佳立意”,因此,今年作文存在一定审题难度,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今年作文的关键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作文题难度系数是比较大的。
今年作文材料切入的角度较多,考生可对格林兄弟行为价值的赞扬或反思;也可从他们朋友的行为中提炼出主题;也可谈作品价值的发现;也可从整个材料来谈 “换角度看问题”或“评价的标准”等。自由度较大,改卷时不易操作。
思辨色彩浓:不易宿构
高考作文赋分高达70分,反宿构反押题也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今年作文题目的最大进步是:材料比较陌生且主题多元,考生很难宿构、套题。
总体看来,今年作文命制是成功的。其一,文题易于引发考生写出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有真情实感可抒;其二,文题有意蕴但不隐晦;其三,题目在利于考生发挥自身优势上留有空间。
此外,指向对现象的理性思考则是今年的另一 “亮点”。写作考试必须是求真务实的,从实际需要出发,检测学生清晰的逻辑推理与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语言使用能力。“关注现实、理性思考”可能是今后语文作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材料很新颖,但理解难度比较大
今年高考作文题是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比较新颖,但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从审题角度看,学生比较理想、准确的角度可以是“有意摘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此外,从告诫的角度看,坚持自己的梦想,自己也能取得成功,这也是一种角度。学生还可以从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谈谈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当中。此外,“发现的眼光”这个角度也可以写,谈谈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可写的角度还是挺多的。
写好这篇作文,审题和立意一定要把握准,只要立意把握准,可写的素材很多。不过,一旦立意把握不准确,有可能会离题。
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看,平时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写材料作文时,审题和立意角度的指导是一个关键点,这是高三乃至整个高中阶段,材料作文指导的重点难点,因为现今90后的学生,相对而言,在把握材料的主旨、中心这一点上还比较欠缺。
下水作文初衷与结果
张艺雅(同安一中教师)
正如佛教坚持因果循环,大多数人也深信万事万物都其来有自,都可以追根究底,追本溯源。但是人生的际遇实在难以预料,阴差阳错的事儿一多,难免让人起疑,意愿与结果不相应是不是才符合生活的常态?
在 《格林童话》出版之前,格林兄弟的身份分别是大学教授和图书馆的管理员。一次偶然的际遇,成就了他们的声名,这样的结果显然有悖于他们的初衷。他们告诉孩子许多从前的故事,再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然而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
在佛教的经典故事里,悉达多王子为了摆脱世间的欲求和爱染,舍弃了王位。这位刚出家的王子,起初只想一心一意地修苦行。他拒绝食欲,希求觉悟。但显然六年对苦行不遗余力地实践,只给他带来了褴褛的衣衫和枯槁的四肢。当他步履蹒跚走到美丽的尼连禅河岸边时,身体羸瘦如阿斯树,肉尽肋现如坏屋椽。他决定改弦更张,走不苦不乐的“中道”。一位牧羊女将拌有奶油的稀饭递到他手中,他顺手接了过来。悉达多王子终于豁然开悟,坐地成佛了。
如此说来,难道格林兄弟半途而废却偶然成名,佛陀背弃初衷竟修成正果,反而才是人间正道吗?这样的推理想必会有很多人嗤之以鼻,怒斥大谬不然吧。因为生活并没有那么有情义,偶然的转机或顿悟也并不总能孕育成功的花朵。
所以,不妨来个假设,假如格林兄弟没有这样一位眼光独到的朋友,如果王子继续当 他 的 苦 行僧——— 这世界少了《格林童话》,少了涅槃的佛陀——— 那又怎么样呢?
格林兄弟还会继续编写《德语语法》、《德国语言史》这样的语言学著作,只是在不同的领域更为人熟知,至于童话嘛,自然有别的人来书写。王子继续日食一麦,他可能只是不坐在菩提树下了,但是当魔罗用洪水、火焰、雷鸣和闪电攻击他,他应该还是没有期待,也没有惧怕的,水火雷电仍然因此而失去攻击力,变成鲜花散落四周。在某一时刻,当他睁开深陷的双目,呼吸夜里微凉的空气,他依然有可能证悟,也许不过长久了一点。
这正应了儒家所说的 “廓然大公,物来顺应”。本来嘛,机遇的垂青是不可求的,“普天之下,舍我其谁”也不适用于很多常人。犯不着动不动一条路走到黑。管他结果是童话大王,还是语言学家呢,好好地走自己的道儿就好。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在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准确地立意是关键,也给老师改卷增加了难度。
- 上一篇:我的学乐网
- 下一篇:暑假记事九《长江七号》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