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篇:郦道元
文章摘要:人物评
人物评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典籍要介
《水经注》
《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名著。共四十卷(原书于宋代已佚五卷,今天四十卷,乃经后人割裂改编而成)。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记载水道一百三十七条,每水各成一篇(今只存一百二十三篇)。郦道元亲临考察,广泛吸取前人有关山川地理著作中的精华,对原书作了补充和发展,记述了大小一千余条水道的源流经历,沿岸的山川景物,地理情况,以及建置沿革、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注文比原书文字多二十倍,自成一部巨著。其引用之书多至四百三十七种,还采录了不少汉魏时的碑刻,所引书及碑刻今多不传。文字凝炼描写细腻堪称一部散文绝作。其艺术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
苏轼曾说:“今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寄周安《孺茶诗》)。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也说:“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现有《四部丛刊》影印本,《四部备要》本。另有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永乐大典》影印本,1958年商务印书馆用《国学基本丛书》本纸型重印本。1955年科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水经注疏》。
传世名篇
江水(节选)
《dp》题解《/dp》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主要描写三峡中巫峡之风光——奔腾的江水,奇峻的山势,以及峡中四时景物的变化。从四川巫山县大溪口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为巫峡,又称大峡,绵延40公里。
《dp》原文《/dp》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
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