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逝世75周年
文章摘要:纪念四、赤心无悔从教梦 如今从教已经快二十年了,我为复兴从教梦感动着、振奋着!纪念鲁讨厌这个季节里的一切,包括即将开考的美术高考,这是个毁灭的季节,毁灭了我一切的一切。纪念鲁迅岁月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神偷,偷走了我们的童年,下课前三分钟的期待,走廊上的追逐打闹,教室里的恶作剧,在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那张纯洁如水的笑脸也在渐渐地荒芜,我想笑,我喜欢笑,可随着年龄的长大,不得不思虑着自己的未来,可那又是那么的迷茫,那么的遥远,所以每当脸上扬起笑脸时,那都是散失了纯真气质的表情,面对于未来我不得不感觉彷徨。
2011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他用笔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先生的文章,让我们能常反躬自省,要榨出自己"皮毛下面的‘小’来"。近日佛山发生的一起18路人漠视小悦悦被2车撞到碾压事件,仿佛又让我们看到先生小说《药》里描摹的"看客"的形象:"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
鲁迅逝世75周年祭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长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人民大众的痛苦挣扎,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使他最感痛心的是,当时的民众昏昏沉沉。
1902年4月,21岁的鲁迅怀着寻求真理、找一条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到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正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活动的中心地区。鲁迅到日本后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影响,于1903年初毅然剪掉了具有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象征的辫子,以表示对清王朝的憎恶和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鲁迅将剪掉辫子后照的照片送给好友许寿裳,并在照片后面写下了一首诗《自题小像》。这首诗是鲁迅向旧世界宣战的一篇宣言。他用无法逃脱爱神射箭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和祖国不能不相爱,以反衬爱之深切,用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决心来表达自己矢志于救国事业的宏愿。他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正像一条红线,贯穿了鲁迅的一生。
鲁迅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批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
1936年春天,鲁迅病倒了。鲁迅年轻时就患了肺结核,由于年纪逐渐增大,又长年累月处在紧张工作和战斗之中,这一次发病显得格外沉重。但鲁迅不愿离开上海去疗养,他还要斗争。他经常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几年也是白白的"。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每当病情略有好转他便在床头扶案写作。《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等优美的散文就是这时创作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和文化界十分痛惜,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毛泽东也曾对鲁迅一生的非凡业绩和战斗精神作了最充分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