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

学农日记

学农日记_850字

作者: 刘峰铭

11月6日周一

窗外,凉风习习,风景顺着风向后移动。我正坐在开往大关山学农基地的大巴里。虽然以入秋了,不可能像前两个季节有很多的农活干,但同学们气势高涨,都对这次学农活动充满了期望。

我放下行装,打量这将伴我五日的基地。低矮的教学楼给我们留下了朴素的第一印象,又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勤俭的农民伯伯。

结束开幕式和午餐后,大家在下午准时出发,去果园劳动。当我们还天真的以为是去摘果子时,教官把一把把耙子塞到了我们手里——没错,这次我们要干一样我们从没接触过的劳动:挖沟。

来到果园,教官向我们讲述用耙子挖沟的要领。同学们个个信心十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竟然,竟然耙子这其貌不扬的工具使起来竟这么难!与其说我在搞耙子,还不如说是耙子在搞我。

幸亏,后头有“半个农民”——陈老师在把关:“你们看,先把耙子放在人的左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然后举高……”掌握诀窍后,我可不在怕那坚硬的石头了,干得不亦乐乎,还得到了表扬!(未完)

查看学农日记850字原文

学农日记_900字

作者: 刘铭皓

10月18日星期四晴

今天星期四,是我们来大观山学农基地第四天了。明天活动就要结束了,所以,今天晚上我们全体同学还举行了篝火晚会,大家用自己的歌声和笑声欢庆学农活动圆满结束。

今天上午的活动是风筝的制作与放飞。老师先讲了风筝的起源,类型和制作方法,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做风筝。过了10多分钟,同学们的风筝都做好了,连潘老师也兴致勃勃地做了一个。唯一可惜的是每个风筝都是千篇一律的同式样同色彩,没有五彩缤纷的感觉。然后老师让我们在一张红纸上写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和心愿。最后,六个女同学把37个风筝连在一起,开始放飞。当风筝飞得高时,老师让王亮把那张心愿纸挂在风筝线上。没过一会儿,那张写满37位同学的心愿的红纸一起放飞上了蓝天。就像我们的未来充满了阳光。

风筝放完后,上午的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吃好午饭,然后午休,等待下午活动的开始。

今天最好玩的还是下午的活动,名字叫“快乐收获”,也就是挖番薯和烤番薯。一开始,我们拿了挖番薯的工具各自就在番薯地里挖起来了。可能因为我的这块番薯地里的番薯长得不多,虽然我蹲在我的“自留地”里使劲地挖,可最后只收获了3个小番薯,而其他同学基本上都有5~6个的收获,真懊恼!接着,我们就要让我们的收获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烤番薯吃了。我们先下山找到小溪,把番薯一个个洗干净,就把它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起火,25分钟后就有一顿香喷喷的番薯宴了。啊!番薯烧好啦。我们每人得到一个番薯后,因为热就一边不停地在二个手上换来换去,一边用嘴使劲地吹,然后等不及拨皮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好香好甜,可就是吃到后来越来越渴,这番薯太干了,真希望旁边有一杯水。等活动结束回到寝室,我“咕咚咕咚”喝了两大杯水。你可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吃番薯,而且是自己动手挖出来自己烧的番薯。

这次“快乐收获”活动让我们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正体验了干农活的全部过程。

咳,明天就要走了,要跟学农基地说声“拜拜”了。虽然这里的生活有些艰苦,没有家里那么轻松自在,但这里有别样的快乐。我永远会想念这里的集体生活,会想念这里和一草一木和有趣的活动,更会记住这次学农活动教会我的好多道理。

作者: 刘铭皓

查看学农日记900字原文

学农日记_500字

今天是星期四,听说上午是挖番薯和种盆景,下午是掰玉米,晚上么,当然是最有意思的烧烤啦!

吃过早饭,休息过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去挖番薯,不一会儿,一个水桶就装满了一个个番薯,我们心理别提有多高兴了!

紧接着,我们又去种了盆景。

下午,我们去掰了玉米,掰得我手都酸了。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我们大家都在谈论着关于烧烤的话题。大概是晚上6点的时候,我们排着队在操场上集合,一眼就看到了几个大锅子,里面装着烧得发红的炭,顿时,我知道了这就是我们今晚准备烧烤的锅子。我们又按餐桌队伍围着锅子坐好,大锅上面放满了玉米和番薯,让人一看就想吃一口,但是还没有熟。老师说,玉米要烤30分钟,番薯要烤1个小时才能吃。过了一会儿,有些同学等不及了,用手翻动着,有的还用竹签插了插……又过了“一个世纪”,我们已经闻到了一股玉米的清香,知道玉米已经熟了,大家一边闻着香味,一边剥开了玉米皮,哇!玉米晶莹饱满,泛着光泽,尝一口,很糯,又鲜又甜,好吃极了!不一会儿,大家就将玉米吃了个精光。又闻到了番薯的味道,大家吃着番薯,嘴里还不停地说:“好吃,真好吃!”人人埋头苦吃,连讲话的时间都没有。

学农活动有趣!

查看学农日记500字原文

学农日记_1500字

2011年5月10日天气:晴心情指数:五星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昨天晚上兴奋得很晚才睡着,今天早上5点50才醒来。这时,大部分同学在轻声讲话,我发现被芯和被套分开了,便把拉链拉开,把被芯拉平,再把被套的拉链拉上。这时,我才发现,拉链坏掉了!我急急忙忙的一次又一次拉好,可是刚拉好的地方一碰,拉链就松开了。我一心急,用力一扯,发现拉错位了,我在床上使劲地拉拉链。突然,老师进来了,告诫我们不要讲话,话音刚落,拉拉链好了。

等到起床铃响了,我们争先恐后地换衣服、叠被子,迅速地刷牙、洗脸,心里满是对新的一天活动的期待。集合铃响了,我们寝室的女生小跑到了集合点,我和虞璧祯留在了寝室里,仔仔细细地将寝室搜查了一遍,发现不少被遗漏的地方:行李箱没放进、牙杯没摆整齐、床单皱巴巴的……我们立马分工,把这些会为寝室扣分的地方整理好。老师和教官进来看,他们又发现一些漏缺:垃圾畚斗里的垃圾没倒干净、脸盆没放在床下、鞋子没有放在中间……我们立马整理好,便又环视了一遍,才放心地归队。

上午的活动是翻地和浑水摸鱼,教官先教我们怎样使用锄头和铁锹。教官拿着一把锄头,站在台阶上的土地里,侧面对着我们边说边做示范:两手一前一后紧握锄头柄,先把锄头亲亲向上抬到肩膀高处,再用力向下锄地,当锄头已经进入地面时,将锄头向自己慢慢推过来,翻出了一大块新的土地。教官又将锄头换了铁锹,又开始认真讲解起来。讲解完毕后,我们每班分成4个小组,陆续到达目的地。我们小组分为两批,当换班时,第一批的同学还想再劳动一下,于是就“加班”了,那长15米,宽1米的土地上全是我们小队的身影。当老师说我们小队要加油时,我奋力反超,两分钟后,长5米,宽一米的红色土地露了出来。我把铁锹用力向下一插,双脚同时跳到铁脚的落脚点,再两手用力一抬,一大块红色泥土又露出来,我将那些大块的泥土敲碎,再一遍一遍地翻……

接下来,是浑水摸鱼,是我最期待的一项活动。我们来到塘边,脱了鞋,赤着脚,跳进水塘里将水搅浑。便将手伸进水里捞鱼。一开始,只有几条小蝌蚪在脸盆里面游来游去。我们看其他班的战利品如此多,便奋力地把手放在水里搅来搅去。正当我们失望时,一声“我抓到鱼了!”令我们振作起来,叶文羽肉嘟嘟的手中挣扎着一条白色的鱼。我们兴奋起来,不久后,刘一诺也捉到一条。我发现他们都是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摸到的,便静下心来,心里默默祈求着,手一点一点地摸着,摸着……突然,我的手指头感到很光溜溜,脑子里跳出了一个字“鱼”!我用力一抓,抓住了!我大叫“我抓到了!我抓到了!”我两手死死抓着鱼,慢慢向水桶走去,同学们让开一条路,眼里都是羡慕。我将鱼放到水桶里,继续摸。摸了一会儿,叶文羽已经摸到4条鱼了!我心里一急,奋力一抓,又摸到了1条鱼!我喜不自胜,在水塘里跳来跳去。老师和教官见很多同学都没捞到,便让我们采取“围攻计”,我们排成一排,一齐向前摸,我们又分别摸到3条鱼。随后,又陆续摸到2条鱼。我们班战绩赫赫,远远超出别的班2到3条鱼。(未完)

查看学农日记1500字原文

学农日记_800字

11月6日周一

窗外,凉风习习,风景顺着风向后移动。我正坐在开往大关山学农基地的大巴里。虽然以入秋了,不可能像前两个季节有很多的农活干,但同学们气势高涨,都对这次学农活动充满了期望。

我放下行装,打量这将伴我五日的基地。低矮的教学楼给我们留下了朴素的第一印象,又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勤俭的农民伯伯。

结束开幕式和午餐后,大家在下午准时出发,去果园劳动。当我们还天真的以为是去摘果子时,教官把一把把耙子塞到了我们手里——没错,这次我们要干一样我们从没接触过的劳动:挖沟。

来到果园,教官向我们讲述用耙子挖沟的要领。同学们个个信心十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竟然,竟然耙子这其貌不扬的工具使起来竟这么难!与其说我在搞耙子,还不如说是耙子在搞我。

幸亏,后头有“半个农民”——陈老师在把关:“你们看,先把耙子放在人的左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然后举高……”掌握诀窍后,我可不在怕那坚硬的石头了,干得不亦乐乎,还得到了表扬!(未完)

查看学农日记800字原文

学农日记_800字

2009年5月15日

天气:晴

心情:兴奋学农,一个有趣、艰辛的活动。这五天,我们留下了欢笑,留下了脚印,也留下了汗水;带走了勇气,带走了技能,还带走了一份情。听,铲子敲击着锅;看,同学老师们在山上忙活着一锅饭——我们在野炊。在野外烧饭可不是件容易事!它比在家烧饭多了生火、加柴火、灭火等几道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十分复杂的步骤。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不,我们这些从小到大在城市里生活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为此都着了慌。但是,通过我们这一群“蚂蚁”的智慧和大家所学到的常识,这点问题算得了什么!大家的心情一下子就有了很好的起色。“下锅!”我们把领来的食物一股脑都倒了进去,这才发现,水超出了计划高度。聪明、有耐心的同学们用锅铲一勺勺地往外舀。“点火喽!”董思宋看到点火的老师走了过来,兴奋地高声喊道。“呼呼”“呼。。。”看着锅下的火苗如同我们那颗紧张、兴奋、激动的心一样,不停地舞动着,散发着我们青少年特有的活力与朝气,大家都绽放出了甜蜜的笑。“快!加柴火!马上就要灭了!”董思宋对我们说。这时,我停止了那些幻想,那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心投入到现实——这锅饭中去。于是,顾不上擦汗,顾不上说话,我们全组的同学个个弯下腰捡着干柴,并且有条理的丢进了灶膛。那种情,融在了空气中,让我们的心头甜甜的、暖暖的,被一种友情、友爱包围着。因为大家同吃一锅饭,同在一起学习,同在一起生活,同在一起享受幸福,同在一起接受磨难。不知不觉,老师掀开了锅盖,却发现,我们的饭因放水过多而导致变成了一锅稀饭。但是,没有关系。我们根本没有互相埋怨,而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只好默默等待,等待出锅的那一刻。“好了!好了!”我们欢呼雀跃,高兴地拍起手来。那饭金黄金黄的,有一股淡淡的锅巴清香。虽然烧焦了,但我们依然开心,并且吃得很多。毕竟,这是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食物啊!虽然烧焦了,但我们觉得它一定是天下第一美食。因为它汇聚了我们的汗水、笑容,真甜,真暖。这味儿,我永远都忘不了。

查看学农日记800字原文

相关日记800字作文

大家正在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