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

具体、条理地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_记叙文写作专题讲座

文章摘要:社会中的人个性千差万别,我们要注意观察、把握。写社会中的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是要选择自己见得多、比较熟悉的人,如交通警察、医生、护士、修车人、卖报人、商店售货员、公交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等,总之,要写的是街头巷尾、车站码头、村里或社区以及其他场所见到的凡人凡事。

社会中的人个性千差万别,我们要注意观察、把握。写社会中的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一是要选择自己见得多、比较熟悉的人,如交通警察、医生、护士、修车人、卖报人、商店售货员、公交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等,总之,要写的是街头巷尾、车站码头、村里或社区以及其他场所见到的凡人凡事;二是应以生活细节或片段作为选材范围;三是要注重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描写,表现这些陌生人的性格和品质;四是构思要精巧,应多采用对比法、误会法、欲扬先抑法、出人意料法等方法,使短小的故事具有耐人咀嚼的韵味;五是要努力表现人性之美,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宽容、关怀、帮助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 写作时,要做到有条理,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以地点的转换来叙述事件;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事件;恰当安排好记叙的顺序,或顺叙,或倒叙,或插叙;注意文章的过渡和照应,如上下文衔接处用明显的语言标志,首尾照应等。

互动平台

“小”超市 “大”商店程聪颖

那天(时间应更具体),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叫我赶紧到楼下去买些吃食。我匆匆来到附近一家超市。这家超市装饰华丽,明净的橱窗里商品琳琅满目,悠扬婉转的音乐让人陶醉。《dp》环境描写,为下文写人作铺垫。《/dp》 走进超市一看,哟,真热闹!两张麻将桌挤满了人,根本没人注意有没有顾客买东西。我挑选好一瓶饮料,来到麻将桌前问:“哪位是老板,请问这瓶饮料多少钱?”我一连问了三遍,只有尖叫声和打牌声,根本没人搭理我。我大为不快,于是提高了分贝喊道:“有没有人告诉我,这饮料多少钱?”这一喊,几双白眼齐刷刷地盯住了我。这时,一个满脸横肉的人站起来,铁青着脸冲我吼道:“瞎嚷什么,不就一瓶饮料吗?吵啥呀?”(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要写细致,要有特点)《dp》人物的神态、语言要有特点,才能反映人物性格。《/dp》我一听,差点气晕过去。怎么可以这样对待顾客!我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我才不稀罕买你的东西呢。哼!我气恼地将饮料放回原处。(补上“扭头走出了超市”,与段首呼应)《dp》“我”的心理描写是很好的反衬。《/dp》 走着走着,又来到一家商店(地点要明确),浅眼一瞧,这商店外观朴素,无过多装饰。看到顾客光临,一个正在织毛衣的中年女子连忙起身。(应写出具有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为后文铺垫)《dp》强调细节,才能写活人物的性格,写好人物的精神风貌。《/dp》还没等我开口,她就笑盈盈地问道:“姑娘,买点什么?”中年女子的一笑一问,让我有些愣住了:“阿姨,我要买一瓶饮料。”中年女子指着样品问:“你要哪一种?”我说:“就要中间那一瓶。”中年女子听后,利索地拿来饮料,并用干净的抹布小心地擦拭着包装盒上的灰尘,然后用袋子将它装好,递到我手上说:“欢迎你下次再来哦!”(人物的语言既要符合人物身份,符合场景,又要更具特点,最好还能与前面形成对比)不知怎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dp》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是人物心灵的外在表现,也可从中看到社会文明的程度。《/dp》 (补上行踪,呼应开头,使文章完整条理。增加心理活动描写,深化文章主旨。)《dp》结尾的补充有必要。《/dp》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湖北省黄冈市英山石镇中学学生,旁批、指导老师/张敦礼)

教师立场

这篇作文根据要求,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社会中的人——商店售货员来写。写的是自己的一次经历,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了两个人物,反映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服务态度,主旨明确。虽然写得通顺,但是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还是粗线条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够鲜明。参与评改的同学意见很中肯,既指出了修改的理由和方向,又没有越俎代庖,而是让作者自己去体会,进行再思考、再表达。这样的评改方式对于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值得提倡。

升格示例

“小”超市 “大”商店程聪颖

那天上午,家里来了客人,父亲叫我赶紧到楼下去买些吃食。 我匆匆来到附近一家超市。这家超市装饰华丽,明净的橱窗里商品琳琅满目,悠扬婉转的音乐让人陶醉。 走进超市一看,哟,真热闹!两张麻将桌挤满了人,根本没人注意有没有顾客买东西。我挑选好一瓶饮料,来到麻将桌前问:“哪位是老板,请问这瓶饮料多少钱?”我一连问了三遍,只有尖叫声和打牌声,根本没人搭理我。于是我提高分贝喊道:“有没有人告诉我,这饮料多少钱?”这一喊,几双白眼齐刷刷地盯住了我。这时,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极为不悦地站起来,铁青着脸,手里还握着一块麻将牌,张开他那两片帆船般的嘴唇,唾沫横飞地冲我吼道:“小丫头片子,没看见我正忙吗?瞎嚷什么!买饮料是吧,三十块钱!”说完,又坐下去继续他的“工作”。我一听,差点气晕过去。怎么可以这样对待顾客!我越想越气,越想越恼。我才不稀罕买你的东西呢。哼!我气恼地将饮料放回原处,扭头走出了超市。 我来到了巷尾,一间装潢朴素的小店映入我的眼帘。我走了进去,里面干净而明亮,商品似乎没有那个超市丰富。一位中年妇女正踮着脚、手握鸡毛掸子小心地掸着货物上的灰尘,看到顾客光临,立即停下手里的活儿,迎了过来。还没等我开口,她就笑盈盈地问道:“姑娘,买点什么?”中年女子的一笑一问,让我有些愣住了:“阿姨,我要买一瓶饮料。”她指着样品问:“你要哪一种?”我说:“就要中间那一瓶。”她听后,利索地拿来饮料,并用干净的抹布小心地擦拭着包装盒上的灰尘,然后用袋子装好,递到我手上:“姑娘,这饮料别的店里都卖三十块,你给二十五块吧!”不知怎的,一股暖流立刻涌上心头。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禁不住想:大人们常说,货比三家,其实,比的还有服务质量啊。商店虽小,但在我心中却远胜过那个大超市!

个性体验

通过这次修改活动,收获还真不小呢。譬如写第一个售货员,肖瑜同学认为写得很简单,既缺乏典型性,又无法与第二位形成对比,表达效果大打折扣。在修改稿中,对其神态、语言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张潇同学就构思的方法和细节描写提出了修改建议。通过这次修改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写好作文,还真的要反复修改,要敢于请教同学,让别人当面提出意见。这样,会提高很快的。(程聪颖)

同窗视点

原稿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仍存在一些欠缺。如写第一个售货员,对他的神态、语言、动作等,都显得轻描淡写,特点很不明显,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应该从让人“反感”这一角度去刻画,笔墨不需要很多,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狠话”就可以了。对第二个人物的描写也是如此,应抓住人物特点、结合人物品质来写。(肖瑜) 原稿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了两个人物,对比中显示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仍然存在瑕疵。小角度蕴涵着大主题,选材、立意、构思,都值得肯定。但是,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还缺乏典型细节,描写的角度还比较单一。修改稿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心灵美的细节来刻画,构思上运用出人意料之法,文章显得更生动、更有韵味。(张潇)

赏读美文

最美的善举佚 名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在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元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给对方27块钱不可。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两角钱一个的价钱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dp》赏读心得《/dp》 这篇文章写得短小精悍,意蕴深厚,是值得借鉴的佳作。首先,作者选取自己在医院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真实感人;其次,描写人物充分表现了其个性特点,如对“络腮胡子”外貌的描写,吃相的描写,准确地展示出了人物粗俗的特点;再次,构思精巧,开始写“络腮胡子”的“好吃”,吃蝉蛹上瘾,读者误入对人物“鄙视”、“厌恶”的“歧途”,结尾揭出谜底,人物形象骤然高大,给人以震撼,让读者领悟到人性的善良,文章的思想高度获得了大大提升。

析读佳作

10块钱的故事黄 佳

这也许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故事,但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天下午,我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去街头买肥皂。我走进了一家小店,店主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 我正准备掏钱买肥皂,忽然闯进来一个染着黄头发、戴着耳钻的少年,给了老人5块钱,说是要买4块钱的烟。老人摸了摸钱后,微笑着递给“黄头发”一元钱和一包烟。嗨,他还真有本事呢,竟一点也不错! “找错了,我给的是10块钱,还要给我5块钱。”“黄头发”凶巴巴地说。 “错了?”老人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愕。我也诧异了,明明给的是5块钱嘛。太没良心了,竟然骗一个残疾的老人!我心里陡然涌起一阵厌恶。 “好,我再补给你。”老人没事似的递给“黄头发”10块钱。啊?原来他压根儿不“认”得钱? “黄头发”得意地接过钱转身就走。“年轻人,请等一等。”老人温和地说。 “什么事?” “我听你说话的声音,多像我的那个孩子啊!”老人说的时候,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 “啊,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黄头发”脸上现出一种不自在的惶惑。 “有啊!”接着,老人说起了他的孩子。由于患有自闭症,不愿与人沟通,又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他的孩子开始撒谎行骗,不听劝说,后来竟然发展到去抢人家的东西,现在还关在里面。 “黄头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哦,老人是在暗示他,教育他。看来他有所触动。 “老爷爷,别说了,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错了。”那少年突然打断老人的话,“对不起。”说着,把10块钱递给老人。 “我很高兴,年轻人有时犯糊涂,这也很正常,能改过就有希望。”老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如果这10块钱真能给你解决个事儿,你就拿去吧。” 那少年将钱悄悄放在柜台上,红着脸逃跑似的离开了小店。 《dp》析读小语《/dp》 这篇记叙文写得平易而又精巧。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章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来表现社会中的人,而且内涵丰富,写得含而不露,令人回味。二是十分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充分展示了人物心灵在瞬间发生的变化,如老人面部的表情:微笑——惊愕——痛苦——满意的笑容。对少年的神态描写也是这样生动。三是写法上很有特点,全篇以对话为主,既由此展开情节,又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变化和性格特点,可谓一石二鸟;还通过“我”的心理描写来反衬所描写的人物。四是结构上跌宕起伏,摇曳多姿。少年由开头骗钱到最后的醒悟,过程一波三折,结局出人意料。五是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光辉,老人不动声色地让一个误入歧途的少年迷途知返,既显示了他的智慧,又表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主题鲜明、积极。

写作训练3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一定会有收获。请你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走向车站码头,发现你所期待的美丽的事,哪怕只是一瞬间。请以“瞬间的美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记下你的所见所闻。要求叙述条理、具体。

作文百宝箱

《dp》新闻事件《/dp》 1.美的事物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美,不一定要长久,也许只有短暂的一瞬,却足以在你的脑际留下永久的印痕。 2.2010年7月17日下午,一个小男孩在陕西省汉中市汉江桥河堤处玩耍时落水,正在此地出差的李世林见状,顾不上脱掉衣服,飞身跳到湍急的江水中。由于连日阴雨,汉江水涨,水流湍急浑浊,李世林边划水边摸索,很快抓住了孩子的衣领。怕孩子缺氧窒息,李世林把孩子先顶出水面,然后拽着孩子游到岸边。事后,李世林悄悄地回到工作岗位。 3.2010年7月29日下午,湖北省荆州市民政局59岁的陆家新和57岁的伍德发上班途中,突见两名骑着摩托车的男子正在抢夺一中年女子的挎包,并拖着女子迎面奔来。女子一面大声呼救,一面与抢匪搏斗。陆家新见状,快速冲去拦截,用自行车挡住摩托车的去路,将抢匪连人带车一起扑倒,并迅速按住后座上的抢匪。骑车抢匪为了脱身,乘陆家新不备,掏出刀子朝他的左侧后背捅去。陆家新忍着疼痛仍死死抓住抢匪,与伍德发、保安员魏伟一起将歹徒制服。 4.2010年8月30日上午,江凤英不顾家人劝说,带着血压仪又一次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集贸市场的空地上,设摊给小区老人义务检查血压。她自费买血压仪,每月为社区居民义诊一天,帮他们量血压,指导高血压患者如何治疗,六年风雨无阻。

编辑:陈政灵   查看:46826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https://m.98zw.com/xzjq/44939.html

相关记叙文写作指导写作技巧

大家正在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