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基础

2009中考考点梳理十三:语段综合考查

文章摘要:专家解读考点: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2008年中考语文"语 ...

专家解读考点: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2008年中考语文“语段综合考查”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③理解语段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或分析其表达效果;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题型分析:2008年全国中考“语段综合考查”试题的题型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两项;选出填入选段括号内的词语或成语最恰当的一项;选出语段中加点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项。②填空题:给加点字注音并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词语;仿照语段中画线句子填写句子;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结合语境补写句子;汉字笔画笔顺填空。③改错题: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修改语段中画线句子的语病。④书写题:将语段中重要词语书写在田字格中。⑤释词题:解释语段中画线词语或成语的意思。⑥连词成段题:用规定词语写一段话。⑦置换题:用合适的成语替换语段指定位置的文字。⑧表述题:从指定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⑨简答题:简述作者对其描写对象所寓含的情感。⑩排序题:将语段中打乱顺序的句子重新排序。

解题方略:语段综合考查以课外的语段为材料,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只要平时落实了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完成语段综合考查试题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芜湖最早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山青水秀,鸠鸟云集,故得名鸠兹。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而得名芜湖。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设县易名芜湖。三国时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长江边的今城东南隅的鸡毛山。两宋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江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开埠通商以后,芜湖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芜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独具媚力的现代名城。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湖泊( ) ②东南隅(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别字: 改正:

②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易名:

②天翻地覆:

(2008年安徽芜湖市中考试题)

答案:1.①pō②yú 2.①青—清 ②媚—魅 3.①改变名称。②形容变化极大。

透视:这是一道语段综合考查试题,共三个小题。第一小题是给加点的汉字注音,第二小题是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第三小题是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三个小题分别从给汉字注音、改正错别字和解释词语三个方面对语段进行了综合考查。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要综合运用语音注音、文字书写和词语解释的基本知识。本题涉及到两个成语,一为改错,一为释义,而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记住成语中每一个字的字形、字义,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常见失误分析:

例 阅读文段,完成1~3题。

人生如旅途,中间有一扇扇庄严神秘的大门,门与门之间,有向往,有努力,有艰辛,有失落,总留给我们丰厚的积淀。青春,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在人们的企盼中倏忽而逝,又在人们留恋中姗姗而来。当心灵的帆船回溯岁月的长河时,我们能够看到:在那阳光明媚、金色的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yìng在诗词中,最耀眼的是那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门。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回溯( ) 掩yìng( )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积淀:

3.画线句子有两种语病,请加以修改,并把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案:1.sù;映。2.指积累沉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等。3.①在“最宝贵”后面补上“的阶段”“的时期”或“的”等;②将“倏忽而逝”跟“姗姗而来”位置调换。

(2008年福建龙岩市中考试题)

分析:这是一道语段综合考查试题,共三个小题。第1小题考生失分主要是因为不能正确给“溯”注音,第2小题容易误把“积淀”解释成“积累沉淀”,第3小题失分主要是因为不知道句子的病因。解误方略是,认真阅读语段,在具体的语境中注音、释词和修改病句。

能力提升练习:

Ⅰ中考试题精编

1.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

四季景色千zī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千zī 百态 玉树qióng 枝(2)给加点字注音。 绽

放(3)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字,请改正。

(2008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试题)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搭载长江三号甲运载火箭,在细雨后的天穹腾空而起。中国人进发星空的维幕正式拉开。11月5日,它成功飞入月球怀抱,与蔚蓝色的地球完整而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指控大厅的屏幕上构成了一幅“星月交会”的状观景象。

(1)给加点字注音。

载( ) 穹( )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3)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可用成语

代替。

(2008年黑龙江鸡西市中考试题)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祥云勇士”把奥运圣火送到珠穆朗玛峰峰顶,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履行着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显示出中国人民勇樊世界高峰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民族精神。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履”字的读音:

(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雄心勃勃 B.慷慨激昂C.趾高气扬 D.奋发图强

(2008年辽宁沈阳市中考试题)

4.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qiānxǐ( ) jīngcǎi( )

(2)联系上下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达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2008年广东汕头市中考试题)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只要有一方泥土,一缕阳光,树便可以成长。那种成长是自然而从容的,我们丝毫看不见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其实,那突然冒出来的一片嫩叶,那不经意间多出来的一根枝条,无不说明它们确确实实在成长着。它们长得自自然然,心平气和。夜晚,它们聆听星星的喃喃低语;白天,它们分享小鸟的点点喜悦。它们在清风中歌唱,在

,在

,它们快乐地成长着。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那些树长得又高又壮,绿影婆娑,它们已经成材了。成了材的树,能做衣橱的,我们便取去做衣橱;能用来造房子的,我们便用来造房子。即使是那些飘落的叶子,却可以当作肥料。没有人说哪一棵树是没有用的。

对于我们的孩子,都是一棵棵正在成长的树。让孩子们像树那样成长,多好!

(1)请给下面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①一缕( ) ②嫩叶( ) ③婆娑( )

(2)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3)根据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2008年云南昆明市中考试题)

6.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A楔qiè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B昂yánɡ然挺立的参天大树,也要在C弋ɡē壁沙漠中倔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极度疲乏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的迷路的D跋bá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树,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

(1)文段中加粗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 )。

(2)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的斜体文字。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2008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

7.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 ① (曲折 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②(从容不迫 从容自若)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选自《读者》2008年第10期)(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

编辑:彭楷雯   查看:42373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https://m.98zw.com/xzjq/41707.html

相关写作基础写作技巧

大家正在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