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碎语_1500字
文章摘要:初一散文作文:怎么写好秋日碎语1500字作文?秋,似乎是为了送别而来,为了送别一场绚烂的花事和一场热烈的盛会。秋来的时候谁也没有察觉,在夏日的尽头,在风物最繁盛的时期,秋已经悄悄地来了,静静地,无惊无扰地来了。秋来的时候并不张扬,它不是艳慕繁华而来,它来,是为了完成一场送别,一场重大的送别,送别那些将暮的春草夏花、疲倦的蝇虫以及南来北往的飞鸟。以下是郑海燕写的《秋日碎语》范文;
- 作者:郑海燕
- 班级:初中初一
- 字数:1500字作文
- 体裁:散文
- 段落:分11段叙写
- 更新:2023年02月02日 20时48分
秋,似乎是为了送别而来,为了送别一场绚烂的花事和一场热烈的盛会。
秋来的时候谁也没有察觉,在夏日的尽头,在风物最繁盛的时期,秋已经悄悄地来了,静静地,无惊无扰地来了。秋来的时候并不张扬,它不是艳慕繁华而来,它来,是为了完成一场送别,一场重大的送别,送别那些将暮的春草夏花、疲倦的蝇虫以及南来北往的飞鸟。
自然万物是最能领会秋意的,它们懂得在该来的时候来,在该离去的时候离去。在秋日的阳光里,它们一点点褪去铅华,逐渐隐去生命的点滴。只是这期间的复杂变化,人是注意不到的。当有一天,我发现天凉了,地上有了落叶,我知道,一场隆重送别已经开始。可是秋到底是什么时间来的,第一片落叶是什么时间落的,直至脚下满是落叶的秋,它们又是什么时候深厚起来的,我却不得而知。当我注意了的时候,秋已经在我的眼前,在我的眉眼里了,至于那些变化的过程,我没有观察到,也无从知晓。但我知道,那一树一树的绿叶,一束一束的繁花,不是说变就变,说落就落的,而如此的离落充满了神奇和迷离。也许凡事在蜕变的时候都有着矛盾的纠结,复杂的阵痛,它们不想让人看到它们伤痛的一面,所以才隐去了变化的过程,等你发现的时候已成定果。也许是我们人自作多情,大自然或许就喜欢这样的魔法,喜欢和人开这样的玩笑,它们自然地来,豁达地去,是人把秋赋予了太多的离愁和伤感而已。
一个早晨,天有些灰暗,太阳欲出未出的时候,我偶然发现空中有一群大雁飞过,它们一会“人”字组合,一会一字排列,自由变化着,顺畅且自然。我知道,大雁又一次南飞,就预示着寒凉的临近。大雁越飞越远,那一点点的黑,就是一个季节的分割符号。想到它们要飞越千山,远离萧索和寒冷,飞到另一个温暖的地方去享渡时光,不免内心有些失落,但转而一想,远去的还会再来,希望的也不再遥远,心也就释然了。可是,有些远去的人和事真的还能再来吗,希望的未来真的能如其所愿吗?
就在我们来来往往的日子里,秋越来越深,叶红、叶黄、叶落,大自然在我们眼前似见非见地变化着,秋仍在继续着一场一场的送别。
每天清晨我喜欢在人行路上漫步,但我不忍踏着落叶归来归去,我不想给那一树树落下的悲凉增加新的伤痛。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到了那曾经翩然而飞的粉蝶跌落在秋天的早晨。在铺着落叶的砖缝,一只粉蝶努力地挣扎着柔弱的身子,想要张开翅膀,但无论如何,它再没有了力气飞翔,就这样在我的面前灰暗地老去。一切动物包括人,最不想让谁看到它们丑陋的一面。这只粉蝶,它是不想让谁看到它如此这般地沦陷。它要挣扎着飞起,是想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安静地老去,不想被惊扰,也不想让谁悲悯。可是命运有时让你措手不及,就像这只粉蝶,还没有找好自己安息的地方就已经跌落在季节的沟壑里。我不经意看到了它惨兮的一面,其实是一种残忍。
自然万物都有生生灭灭,人也如是,有美好的开始,也就有悲挽的结局。其实,人活到鸡皮鹤发、齿落珠黄说是一种幸福,其实也是一种悲凉。人都喜欢回忆,回忆她最美丽、最璀璨的时光,留恋那翠绿的华年。但与其在回忆中度完残生,倒不如在最灿烂的时候隐去,让人生没有秋季,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花无百日好。在百花中,芍药最懂得繁华过后就是秋的悲凉,繁盛之后就是别离,所以它才有了一个可意会的名字“将离”。它让自己在最灿烂的时候隐去,不经过秋的悲凉,芍药给人留下的是春的生机和艳丽。就像那烟花,虽然只有一夜的璀璨和芳华,但它留给人的美丽是深刻的。
当秋送走最后一枚落叶后,它就会把自己交回给季节。尽管我们没有期待,但是冬还会不约而至。而冬,又似乎是为了收拾残局而来,为了收拾一地的零落,一地的感伤,它带来雪的素洁,风的凌厉,冷却繁华,净化尘埃。
季节,就这样在我们不经意间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我们生活在时光里,但很多时候却感受不到时光的存在,就像我们眼角的皱纹,鬓间的白发,它们是在何时长出来的我们谁也说不清。当你发现的时候,才知道那些时光早已形成过往,让你无法惋惜,也无法哀叹。其实很多事情,就在我们一抬眼一回眸间变化着,当它成了昨日,成了过往时,你才知道,它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接受,接受季节的轮回,接受时间的变迁,接受自然的老去。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富有丰富的意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引起读者的思考,起承转合,曲折有致,卒章显志,用排比句收尾,强化了气势,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