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_1500字
文章摘要:高三作文1500字:怎么写好井底之蛙1500字作文?一只小鸟落在一口井的井沿上。在此之前,它已经飞了很长的一段路程。飞着飞着,突然觉得口渴了。恰巧下面刚好有一口井,于是马上落了下来。就在它低头要喝水时,发现井里有一只青蛙。井底的青蛙。它马上联想起祖祖辈辈流传的“坐井观天”的故事,想到那只无知的青蛙,不知道天高地厚,可笑地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以下是彭淑芬写的《井底之蛙》范文;
- 作者:彭淑芬
- 班级:高中高三
- 字数:15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12段叙写
- 更新:2024年10月06日 18时52分
一只小鸟落在一口井的井沿上。
在此之前,它已经飞了很长的一段路程。飞着飞着,突然觉得口渴了。恰巧下面刚好有一口井,于是马上落了下来。
井底的青蛙!它马上联想起祖祖辈辈流传的“坐井观天”的故事,想到那只无知的青蛙,不知道天高地厚,可笑地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呵呵,真是太可笑了!于是它想,眼前这只青蛙自然也是同样的无知。再想到自己见识过的世面不知道要比它大多少,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又对它产生同情心,因为无知不是它的错,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嘛。所以,它觉得自己有义务使青蛙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于是对青蛙这么说道:
“可怜的朋友,你被禁锢在这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大、多么精彩,只能和小蚊虫们终老一生,实在是太可怜了。但这不是你的错,问题是你还自以为是,居然认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你错了!”然后就说了一大堆天有多高,地有多大,外面的风景有多么美丽,诸如此类的。最后说道:“不过这跟你是说不清的,非要自己亲身体验不可。为什么不离开这闭塞的地方,到外面看看呢?”
小鸟高傲地挺着胸、抬着头,准备接受青蛙对待偶像般的膜拜和赞颂。它完全能想象到,青蛙听完它的话以后会诚惶诚恐,会对它心生敬仰和崇拜。可出乎意料的是,青蛙听完它的话后,只是平静地说道:
“不会啊。我虽然无法像你们一样,亲身感受天地的广阔、世界的精彩,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呀。白天,我观察云朵,久而久之,已经能够判断天气的阴晴冷暖;夜晚,我研究星辰天象,就能够知道岁月更替、季节变化。那些星星尤其让我着迷。星移斗转,都是有规律的;仔细观察然后再认真总结,就能够掌握它了;再用这规律计算,就能提前知道星星将要用运行到什么位置了。除此之外,透过研究其运行规律、运转速度等,我们还能够知道星星的大小、由什么构成的、旁边还有没有其它星星等等许多信息。那些用于测量星星间距离的单位呀,动辄以亿公里计,我们这个世界的度量衡和它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每当我仰望星空时,总会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如果人们都明白这个道理的话,就会感到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那么患得患失了。其实何止我们自己,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在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颗星星而已,你所说的那些美丽的风景,说不定在我们头顶上的某颗星星上面也同样存在。此时,或许那儿也有一只不知道叫什么的生物站在井沿上,告诉另一只坐在井里的生物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呢!”
小鸟绷着脸站在那儿,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怒气。它几乎是强忍愤怒听完青蛙的话,尽管不懂青蛙说的是什么,但不用多想也知道那都是些天底下最荒唐的鬼话,本可以完全不用理会,但出于礼貌还是让青蛙讲完比较好。所以青蛙的话刚说完,它马上忿忿地说道:
“你说完了吗?你真是无可救药了,我看你比以前那只青蛙还要无知。以前那只青蛙只是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已,而你竟然还编出一大堆荒唐可笑的话来掩饰你的无知,简直不可原谅。你说那些星星有什么规律什么的,真是太荒谬了,我天天在天上飞,难道你比我还了解天、了解星星?我都没发现你说的这些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还有什么测量星星间距离的单位比我们的要大多少,和其相比我们的可以忽略不计?简直是荒唐!你知道横亘在大地上的山峰有多大吗?你知道流淌过无数地域,滋润着无数生灵的大江有多长吗?你知道森林和草原有多辽阔吗?星星和星星之间就那么点儿距离,我看它们都快挨上了,怎么能和这么广阔的河山相提并论?更别说可以忽略不计了!而且那些星星那么小,比沙子大不了多少,我看连只蚜虫都住不下,居然说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也是颗星星,真是要佩服你的想象力!我劝你还是出来看看吧,不要再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了。”
小鸟说完,一挫身,扑扇一下翅膀飞走了。
青蛙一声叹息,想起了以前,一只鹰也曾经降落在它的井沿休息过,它们之间也进行过类似的谈话,它告诉鹰,在它的头顶有一片灿烂的星空。和小鸟一样,鹰也不相信它的话,问:你怎么知道这些?口气充满轻蔑。青蛙被它的轻视激怒,以相似的口气答道:因为我有望远镜,是一个人类不小心遗失的,但比那更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好奇的心。只要有高倍放大的镜片和一颗好奇的心,阻挡视野的枯井也能变成探索宇宙的望远镜!其实满天星斗就在你的头顶,要验证我的话是否正确很容易:只要把你那习惯于俯视的头抬起来,仰视一下天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