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少年时——议“非主流”_1200字
文章摘要:高二作文1200字:怎么写好曾是少年时——议“非主流”1200字作文?曾是少年时——议“非主流”⊙ 童 欣黄昏斜阳里,我蜷曲着身体缩在老家阳台上的藤椅里,眯着眼,看着窗外一片种着密密麻麻小葱的土地。正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农家小院里飘出炊烟,对面马路上却是空荡荡的。寂静的江南小城,终究比不上大都市里的繁华万千。以下是陈鲸写的《曾是少年时——议“非主流”》范文;
- 作者:陈鲸
- 班级:高中高二
- 字数:1200字作文
- 体裁:
- 段落:分18段叙写
- 更新:2023年07月26日 22时04分
曾是少年时
——议“非主流”
⊙ 童 欣
黄昏斜阳里,我蜷曲着身体缩在老家阳台上的藤椅里,眯着眼,看着窗外一片种着密密麻麻小葱的土地。
正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农家小院里飘出炊烟,对面马路上却是空荡荡的。寂静的江南小城,终究比不上大都市里的繁华万千。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脑子里却控制不住地跳出了那幅电影画面。极老的片子,连底色都是昏黄斑驳的,那最后的场景却让人深思——到后来,故事中的他变得很老很老,再不复往日的意气风发。他坐在自家庭院的老藤椅上,缓缓叹口气,说:“年少轻狂,幸福时光,只是那时谁也不知道。”
这样的一句话,让人不觉落泪。其实这句话中有许多可以咀嚼的东西,只不过我们都未曾到过那个很老很老的年龄,所以,总觉得青春是那样不如意,磕磕绊绊。
记得曾经的我是很喜欢张爱玲的。喜欢那个“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的她,喜欢那个得知胡兰成另有所爱决绝离去的她。很多人说张爱玲是在堆砌文字,但我仍然喜欢她,不是喜欢她的华篇丽句,而是喜欢她的文字像一只戴满珠宝的手,在黑暗里摸索着,勾勒出华丽而冰冷的世俗形状。
有时候,我们的青春不也正是这样一只在黑暗中摸索的手吗?
只是黑暗之中会有很多荆棘,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无声无息地围过来,企图“猎杀”掉我们的青春。而那些种下荆棘的人,往往是曾被荆棘所伤害的人。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坐视自己的青春被“猎杀”掉,所以有人奋起反抗,例如韩寒。
韩寒的锐利,自然而又锋芒毕露,于是蜂拥而至的媒体将无数的镁光灯对准了他。我们被挤在围观的人群外,看得不真切,我大概只能说:韩寒还是个孩子,一个说真话的孩子,大人给他的糖果他是不要的,他要草鞋与长矛。
毕竟,真正的道路用糖果是走不出来的,要用草鞋一步步踩着,用长矛拨开前面的荆棘。
现在,会有很多人说“90后”的孩子喜欢“非主流”,要走自己的路,过于叛逆与嚣张。却没有人意识到,这正是区别于“80后”的属于“90后”的真正风采。“非主流”的真正意义并不是要和世界的规则抗争,而是要和人们强加于“90后”这一代人身上那副名为“世俗”的枷锁作斗争。
暗郁的色彩之下,有一种属于年轻人的与世俗抗衡的力量正在慢慢积蓄。这力量是与生俱来的,但有人却将它生生压抑,使自己变得世俗,最终成为这世间匆匆的过客。所以韩寒是我所欣赏的,他的文字俏皮了些,外面披了件仙人掌的外衣,人们便以为惊世骇俗。其实人人都有这样的与世俗抗争的思想,只是大多数人将它锁住了。有的人嫌钥匙没用,将其遗弃在荒草里;有的人嫌开锁太麻烦,最终放弃。而韩寒则是那个穿了草鞋的孩子,狂放不羁,他不需要钥匙,因为他一直在与世俗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曾是少年时,如此轻狂。却不知很久以后再来回忆,这是否算得上是幸福时光。
这是一篇“90后”的青春宣言,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对“非主流”的认同,认为“非主流”是一种对世俗的抗争,是每个人年轻时都曾拥有过的年少轻狂,并大胆地将“80后”的代表人物韩寒拉来为自己“摇旗呐喊”,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全文个性十足却又不乏思想内涵与独到的见解,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并让人对“非主流”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