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做》读后感_1000字
文章摘要:高中读后感作文:怎么写好《想和做》读后感1000字?在路上随便问一个路人:“是喜欢做想想就成的事情呢,还是喜欢做非要埋头苦干不可的事情。”相信答案应是前者居多。本来嘛,谁都知道动动脑子不费气力,何乐而不为。但胡绳老先生可看不惯这世道了,他不偏不倚,既贬斥了夸夸其谈的“空想家”, 又教训了无头脑的“永动机”,把想和做的辨证关系说得头头是道,让人心服口服。以下是吴岚娥写的《《想和做》读后感》范文;
- 作者:吴岚娥
- 班级:高中高二
- 字数:1000字作文
- 体裁:读后感
- 段落:分5段叙写
- 更新:2020年12月09日 06时17分
在路上随便问一个路人:“是喜欢做想想就成的事情呢,还是喜欢做非要埋头苦干不可的事情?”相信答案应是前者居多。本来嘛,谁都知道动动脑子不费气力,何乐而不为?但胡绳老先生可看不惯这世道了,他不偏不倚,既贬斥了夸夸其谈的“空想家”, 又教训了无头脑的“永动机”,把想和做的辨证关系说得头头是道,让人心服口服。他大力提倡想与做的有机结合,可谓苦口婆心引导人们走入“正途”.确实让人颇有共鸣。
我当然很赞同胡老先生的观点,而我同样也对这两种走上极端的人报以无奈一笑。无论你是自视甚高,看不起实际行动,觉得只凭脑子一个嘴巴一张就能把事办好;还是唯唯咯咯,只想服从命令,汗洒衣襟地匿身于诸事之中。到最后来,结果似乎都不令人满意:要么得到几句名副其实的讽刺―“光说不练”,“嘴上功夫”,要么为人所使,做牛做马,几番辛苦付之东流。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用在这里虽然不是很恰当,但一样能说明问题。也许你当初还抱着应该实践一下的念头,但是,你源源不绝的想像让你的双手徽惰了,你拼命地想要琢磨出更新、更奇的想法,于是你便走上了夸夸其谈的歪路。换个角度,也许你当初还抱有过要多想想的主张,而当你发现只要拼命工作,不想其他,虽然累点儿,但也是种精神偷懒时,你的劳而无功的做法也将你引向了另一条歪路。我这么假设尽管有些太夸张了,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两种类型的人形成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同时我想,“空想”和“蛮干”的由来应该还有着更深的社会根源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分工已经相当精细了,社会中的人们各司其职,早已成为了社会机器的固定零件,他们每天干着重复的事情,想着相同的问题,搞思想创意的只搞思想创意,干苦工劳力总干苦工劳力,想和做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日渐脱节。为了适应社会,只能想的想、做的做,相安无事。这样的话,能不出现那么多“空想家”与“蛮干手”吗?因此,对于胡老先生所提出的解决“想做”间题的方法,对于我们学生或许能派上用场,而要面对整个社会的机制,恐怕也无能为力了吧?当然,我并提不出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希望那些“空想家”与“蛮干手”能够在习惯各自的生活后尽快厌烦它,重新寻找将“想”与 “做”结合得好一点的生活。这样,也算是对自己本身能力的一种公平待遇吧!
总而言之,想和做的问题可大可小,在日常小事中、学习过程中,有时眼高手低、或埋头蛮干都是难免的,但千万不要将这种倾向变成了定式,一味地走极端、建议那些“空想家”与“永动机”们:勤于自检,早些觉悟,脚踏实地的做事情,这才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