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_10000字
文章摘要:高中小说作文:怎么写好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10000字作文?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创作谈)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以下是许方庆写的《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范文;
- 作者:许方庆
- 班级:高中高三
- 字数:10000字作文
- 体裁:小说
- 段落:分71段叙写
- 更新:2023年05月03日 20时46分
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
▓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长篇小说《边缘界》节选(续)▓懒人靠“逼”
(创作谈)
应该说,我是个懒人。我发表的130多万字的杂七杂八汉字基本上是被“逼”出来的。
还是从近日的故事说起。今年元宵后,还在某市编刊物的老朋友约稿,说是多年没有联系了,是因为看到我最近在恩施日报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才知道我在恩施的。得老朋友赏识很是高兴。一时没有现货,我便翻出一堆陈稿,找出一个流产的长篇残稿《尴尬人生》,选了记叙1987年在某地参加笔会的一段生活故事打了下来。录好后想用伊妹儿发过去,结果不知电子信箱,打电话也没人接。恰好恩施日报约稿,便发过去,没想到两天后就给登了出来。我晚上才从电子版上看到,去买报纸,说是早卖光了。
其实这个稿子是1996年写的,实际上像是“纪实文学”。只因我的性格和命运决定了我天生是个写“遵命文字”的人,写得最多的是通讯报道、报告特写、教研文章之类,大都是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也算是“逼”吧。因此,以后奉命搞文联工作被“逼”写“小说”也总是脱不开真人真事的影子。写成后截成“中篇小说”投到一家刊物,搁了很久,最后说是太写实了,不像“小说”,“大作奉还”。又一家报纸原打算用,后来也因为怕有人“对号入座”惹麻烦而退了稿,这“小说”也就流产了,我的“文学创作”就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一生大半时间是干教育,人到中年,鬼使神差去筹建文联,后来又干过宣传、政研、政协等工作,我本来就是一个“被领导型”的人,教书还可以,这些事一样都没干出色,回想那十年真是生活在悬荡飘浮焦躁不安之中。我的“小说”实际上是我的生活记录,因此,我给中篇小说命名为《尴尬人生》,也难怪行家说“不像小说”。小说写不成器,行政工作又不会做,幸好领导关怀由省中教高评委补评了个“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经朋友介绍应聘到南方教书去了,没想到一去就是十年。
十年打工,“个人利益”损失不少:原来在行政上职称不挂钩,“打工”时的待遇也不到正式教师的一半,“社会地位”更不用说,甜酸苦辣备尝。更使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普通高中教学,满脑子是比质量拼分数抓高考,疲于奔命,什么“文学创作”离我越来越远了。2006年7月由深圳回到恩施,写作“固癖”又萌发了。大东西不敢弄,本想接着把十多年前写过的笔记小说《教坛志异》继续写下去,列了几十个题目,敲出十几篇稿子,寄到某报发了几篇,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听说终审没通过。事后猜想,可能是因为那“志异”大多是“揭疮疤”的缘故吧?那恐怕是有碍大局的。以后在网上发了一些,也就罢了。2006年12月州作协开第四届作代会,邀我参加。我很惭愧,有点“无颜见山东父老”的感觉。想到自己曾忝列“作协副主席”几年,无所奉献,十分愧疚。欣闻这十年作协取得了辉煌成绩,作者队伍壮大,创作空前丰收,由衷高兴。可叹我已老矣,数风流人物,看年轻一代。欣逢盛世,心理年龄似乎还没老,也还想“挣扎”一下(凑热闹?!)才是。正如一位文人朋友说的,除了舞文弄墨我们又能干什么呢?
前面讲过,我是个懒人,写东西要靠“逼”。好在现今电脑真方便,我凌晨用了三四个小时改旧稿,还添加了几百字,八点多发过去;九点二十分晓全编辑就回信决定采用,望我略微压缩。我连改数遍,发去很快就见报了。感谢恩施日报彭晓全女士,这在“文学作品发表史”恐怕也算得上个“吉尼斯”(一笑)。十年存稿,几小时便救活,这给了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想,如若十年前有这样幸运,恐怕我那以后的人生轨迹就会完全不同了!命运啊,冥冥之中是否真有个神灵在操纵着你?
讲到“小说”这体裁,我到现在还弄得不太明白。我在给彭编辑的信中说:“现在有些带点纪实性的东西人们喜欢看;相反,那些胡编乱造的‘小说’人们倒不愿看了;我也是这样。我想了好几年,说不像‘小说’,我就不叫‘小说’罢了。叫什么好呢,叫‘报告文学’,太实在了,人们会对号入座;叫‘纪实文学’(好像曾有过这种名称),自己觉得也有局限。我几年前就想‘创造’一个新名词,就叫它‘非小说’(感谢那位说‘不像小说’的大家启发了我),但古今中外文学史从没有这名儿,站得住么?”“正如你说,‘非小说’这个名儿是我杜撰的,世所未见。我本意是想对那些不讲生活胡编乱造的所谓‘小说’一个反动。如亮出来,可能吸人眼球,也可能引起争论,甚至文友们还会‘大张挞伐’。虽然是个‘独创’,可以申报‘专利’(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