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全程训练_10000字
文章摘要:小学写人作文:怎么写好高考复习全程训练10000字作文?第一编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训练对策平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要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并科学地安排好作文训练计划,首先有必要了解2003年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以下是苏靖博写的《高考复习全程训练》范文;
- 作者:苏靖博
- 班级:小学高考
- 字数:10000字作文
- 体裁:写人
- 段落:分3段叙写
- 更新:2021年06月29日 10时04分
第一编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训练对策平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要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并科学地安排好作文训练计划,首先有必要了解2003年高考考纲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1、基础等级:⑴符合题意;⑵符合文体要求;⑶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⑸书写规范,标点正确。2、发展等级:⑴深刻透彻(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⑵生动形象(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⑶有文采(如:);⑷有创新(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加*的内容(常用应用文的写作)2000 年度考纲规定不考,但2001年未必不考,建议考生可以自己复习一下初中各册单元知识与附录中的应用文常识,以及高中第五册附录中的应用文常识。但我们认为考应用文写作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因为往年除1985年考过书信外,从未考过其他应用文的格式。而且,一般认为应用文的格式并不难掌握,在生活中需要应用时只需查看一下书本即可运用,而应用文写作难点主要在
孔乙己选才记平明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当今各类《人才大典》编辑出版活动花样百出,方兴未艾,风气之盛,惊动天庭。在升入仙界的各类人才的强烈要求下,玉帝传旨让孔乙己担任主编,评选杰出人才,入选者姓名及其事迹编入《天庭杰出人才大典》。孔乙己受命,意气扬扬,青白脸色泛起红光。他想出了两道考察人才的题目:一是“雪化了变成什么”,二是要求应选者举最得意的一项业绩来证明自己是杰出人才。宋代大儒朱熹抢先上前答第一题:“万紫千红总是春。”孔乙己嘲笑道:“如此博雅公,竟也茫然无知。”朱熹满面羞惭,退了下去。王安石上前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孔乙己显出不屑的神气直摇头。众仙顿觉此题高深莫测,一时谁也不敢上前。诸葛亮一旁自忖:“兵不厌诈,虚虚实实,莫非……”于是上前坦然道:“雪化了变成水。”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敲着桌子,点头说:“对呀对呀!到底是诸葛亮。三个臭皮匠怎能抵得上你呢?”诸葛亮接着举自己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事,来证明自己是个杰出人才。孔乙己正在喝茶,“噗”的一笑,花白胡子沾满茶水:“你怎能大开城门?万一司马懿父子杀进城来,你如何对付?”诸葛亮笑道:“山人妙计,他岂能识破?”孔乙己正色道:“以前战争有用空城计的吗?”“没有。”“兵书上有吗?”“没有。”“书上都没有,你怎么能用?还亏你自称人才。”诸葛亮心中纳闷,一时不明个中玄机,只得退下沉思。司马光上来效法诸葛亮答了第一题后,举小时砸缸救人的事证明自己从小聪明过人。孔乙己道:“救人何必砸缸?你可以拉他出来嘛。”司马光答道:“我那时人小,够不着。”“你可以舀水嘛。”“没有工具,再说也来不及。”孔乙己沉吟半晌:“大反常规,不可理解,不可理解呀。”他猛然大悟:“那口缸是谁的?”“邻居的。”“你看你看,砸了别人的缸,自己又得个救人的美名,这怎么能评为人才呢?”此时,苏轼走上前道:“孔先生,这样的评选我不参加也罢。我只想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棗”“我知道,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就好,”苏轼道,“办事决策看问题,角度不同,方法各异,随机应变,有效则可。为什么一定要墨守成规,死搬书本?”孔乙己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你看看人间吧!不墨守成规,不死搬书本,你能做对标准化试题?做不对标准化试题你能得高分?没有高分你能考上大学?考不上大学你能有文凭?没有文凭你能就业?没有就业你能创业?没有创业你能成为人才?没成人才你能编选进……”孔乙己话未说完,忽觉台下没了动静,定睛一看,原来众仙已倒了一大片。原来众仙自愧弗如凡间人才远甚,急火攻心,昏厥所致。(本文发表于2003年7月17日《常德日报》)[评析]本文是我于2003年7月12日受《常德日报》“生活周刊”专栏编辑之约写的一篇下水作文。从立意来看,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那些只是给“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这个话题补充丰富的材料而没有自己的观点的文章相比,应该说是“有新意”,命题者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为什么要以“答案是丰富多采的”为话题写文章?这不正反映了前几年对教育现状的讨论与反思吗?大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小到个性的塑造、试题的解答,我们都应该鼓励多样化,鼓励不拘一格,鼓励创新,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生机,国家才有希望。文中孔乙己的言论可以说是反映了唯书本、唯文凭、唯陈规的人才观,其根子则在应试教育与社会对评价人才的固有观念与做法。对反面现象的批判就是对正面观点的肯定,而且文章中“雪化了变成什么”的多种答案,诸葛亮、司马光的行为,苏轼的质问,都反映了真正的人才敢于创新的实践与对“答案”多样化的呼吁。由于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所以标题应该是“抢眼”的,题材是荒诞的,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借古讽今往往采用反话正说的写法,让荒谬的言论用一本正经的话语展示出来,因而能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作文训练题]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贫与富,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一生中不得不面对思考的问题……看了这段文字,你产生了什么联想?请以“贫与富”为题,或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作文题:《一个中学生的忧虑和思索》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不少于800第十次作文·有创新(二)[训练目标]有创新。要求学会体裁创新,手法创新。[写作指导]所谓体裁活用,是指改变原有体裁的用途,赋以体裁以新的表达功能,在体裁所表达的内容上创新。例如《关系学院招生启事》一文写招生对象为“为上司抬轿大步流星走百里而腿能不软者;当众吹牛撒谎四小时而口能不渴且脸不红者……”